吉林资讯网

1997年邓小平去世,薄一波写下八字挽联遭疑惑,薄一波:分开来看

2023-03-28 17:54:40

安阳市男性不育专科医院 https://myyk.fh21.com.cn/hospital_22329/tsyl/nanxingbuyu/

1997年2月19日,邓小平逝世,享年93岁。

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,在特殊时期过后,挽狂澜于既倒,大胆改革开放,为中国换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。他还强势地从英国手里,要回了我们的香港,最终确定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,1997年7月1日。

可是,这位老人没有等到7月1日,就与世长辞了,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悲哀。

这个噩耗传出时,全国都陷入了悲痛中。普通的民众自发悼念他,满大街都是“小平你好”的横幅。

而他生前的至交好友们,在悲痛之余,也写下挽联来悼念他。

在诸多挽联中,时年89岁的薄一波写下的挽联,引起了众人的沉思:一人千古,千古一人。

薄一波与邓小平的关系可不一般,在抗战时期,薄一波是被邓小平发现的一名优秀的青年干部,最后成了邓小平的副手。此后,薄一波就一直跟在邓小平身边,可以说,邓小平对薄一波有知遇之恩。

邓小平逝世,薄一波写下这看似情感厚重但又实在简单的八个字,究竟是何意呢?人们的疑惑传到薄一波那里时,他强忍悲痛,解释了其中的寓意。

人们听了以后才明白,果然,最明白小平同志的,还得是薄老啊!

17岁入党的薄一波,曾被叛徒出卖入狱5年

薄一波是山西定襄县人,出生于1908年。薄一波7岁上小学,在14岁的时候,就考入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,这样的年纪就能上高校学习,堪称“神童”。

在师范学校的日子,天资聪颖的薄一波不只在学习上出类拔萃,他面对满目疮痍的救中国,心里还存着救国图存的壮志。

五四运动

早在五四运动时,薄一波就感受到了人民的爱国热情,后来又接触到马列主义,他才开始思考如何救中国。

直到共产党成立后,他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出路。经过长时间的观察,他确定,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,从此后,就有意地留意共产党的消息。

到了1925年,薄一波17岁的时候,他就已经积极参与革命斗争。5月份,他与学校的学生一起,声援太原市民反房税的斗争,6月份,又组织了五卅爱国运动。

我们大多数人的17岁,还在上中学,但17岁的薄一波,已经成为了小有能力的领导人。

因为薄一波的杰出表现,很快就被党组织注意到了,而薄一波也有意向加入共产党。在1925年秋天,薄一波先是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年底,就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。

就这样,薄一波和刚刚成立的党组织,就像是磁石的正负极一般,紧紧地吸附在了一起,成为一名老党员。

最初入党时,薄一波主要在北方工作。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,组建了国民师范学校党支部,在太原一带从事党的工作,宣传党的思想理念,让更多的普通群众知道了共产党。

在此期间,薄一波面临的是国民党的血腥统治,在白色恐怖下从事革命活动,可想而知有多艰难。但薄一波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,反而还在太原组织了李大钊的追悼会。

李大钊是在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在4月28日被军阀所杀的,同样牺牲的,还有一大批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。

薄一波痛心至极,明知道可能会被注意到,但他还是坚持为这些牺牲的同志举行追悼会,要让所有人都记住他们的牺牲。

在大革命失败后,薄一波挑起了山西的大任,做了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,来到晋北地区重建党组织。

1929年到1931年这段时间,他一直负责兵运工作,由于这里一直都是国民党统治的地区,所以在这里工作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

他曾经四次被捕,两次入狱。最后一次入狱是被叛徒出卖,这次证据确凿,他直接白关了5年。

国民党的大牢可不会对共产党人客气,在这里,有为了坚持理想付出生命的人,也有受不了酷刑和国民党的利诱变节投降的人,薄一波就是前者。

你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的人,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,面对威逼利诱,硬是保持了坚定的理想,没有一点动摇。他还在狱中与其他共产党人一起,形成了一个小的共产党团体,在狱中也坚持斗争。

在此期间,他与殷鉴等共产党员,一度被判死刑,只不过因为南京政府的批复还没有到达,而这时候国民党又紧急难撤,才幸免于难。到1936年5月,他与其他同志才被党组织救了出来。

5年的狱中生活,没有打垮薄一波,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,让他的理想也更加坚定了。

从政治宣传到武装斗争,薄一波遇到了邓小平

出狱后的薄一波更受党组织的重视,成为中共山西省的党委书记。

此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,为了响应党组织关于“国共联合抗日”的主张,他主动接近实力派军阀阎锡山,与阎锡山达成联合抗日的主张。

他在接近阎锡山之前说:“我们要给阎锡山戴高帽,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出发,不信他不动摇!”

阎锡山

事实证明,当时不管是什么党派,只要事关国家的存亡,都会动容。薄一波说着山西话,在阎锡山面前一点都不怯场,侃侃而谈,陈述了抗日的重要性,最终打动了阎锡山。

没有了阎锡山的阻挠,薄一波就开始组建武装力量。他接管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,对其进行了改编,将其中骨干人员培养成党的干部,也让同盟会成为了民间抗日团体。

他还不断发展村镇群众,在抗日救国的理念下,无数个爱国群众也加入了进来,到1939年,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已经达到了300万人。

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,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同盟会中的干部们都成了抗日的骨干,后来薄一波还“忽悠”着阎锡山组建山西新军,有了自己明面上的武装力量。

再后来阎锡山的“反水”时,薄一波率领新军粉碎了阎锡山的阴谋,新军也编入了八路军的序列。

有着如此骄人战绩的薄一波,此时才31岁,他的功劳,连毛主席都十分欣赏。

到了1940年,他参加了冀南、太行、太岳地区的高级干部会议,这次会议是由邓小平组织召开的,这是薄一波与邓小平的第一次见面。

在会上,薄一波从自己的经验出发,提出了关于民生、军队秩序、民众力量和生产力等方面的建议,称得上是真知灼见。

薄一波的论述赢得了会议上的阵阵掌声,也赢得了邓小平的赏识。邓小平早就知道在山西有一个年轻的“老党员”,能力十分出色,这次开会,才算是见到本人啦!

此次会议后,邓小平和刘伯承带着八路军120师留在了晋东南一带,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。

这时候,薄一波和邓小平就有了较多的接触,而薄一波也见到了刘邓大军有多强,他觉得,自己的抗日武装相比于刘邓大军,就像是小孩子面对成年人一样,太不成熟了。

邓小平每一次指挥战斗,都会让薄一波收获很多。而在每一次战斗中,薄一波也很快就能领会邓小平的作战方针,二人的合作也非常愉快。

邓小平欣赏薄一波,薄一波也尊敬邓小平,他们之间又只相差了4岁,在多次战斗中,也结下了亦师亦友亦兄弟的革命感情。

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,薄一波又被党组织任命为中央局副书记和军区副政委,正式成为了邓小平的副手,协助邓小平主持中央局的工作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,薄一波担任政务院政务委员,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部长。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,国内物价和经济都不稳定,他与陈云一起,在全国组织了稳定物价和全国经济的一系列斗争,让普通民众都过上了好日子。

薄一波为人非常正直,经常因为实话实说被人误解。在“大跃进”时期,浮夸风盛行,有些地区为了邀功,竟然谎报粮食产量,还提出了许多违反经济规律的想法。

薄一波见此情景,很是着急,他频繁给毛主席写信,请求纠正这种做法,但被人歪曲成“右倾”,在特殊时期,也成了他的罪名之一。

不过在低谷期,邓小平一直都站在薄一波的身边。二人还主持起草了“工业七十条”,虽然只是草案,但也有效纠正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,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大。

一人千古,千古一人

邓小平与薄一波在私交上,像是兄弟,在工作中,则是互相支持的伙伴。

邓小平有了薄一波这个左右手,如虎添翼。

在任期间,不仅全面实现了改革开放,还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改集体制为个人承包,农民的干劲儿更足,实现了田地的增产。

他还提出了“一国两制”这种先进的制度,促成了香港回归。

他还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。以前,人们都觉得当了官就能一辈子“吃皇粮”,所以当了官的在任上得过且过,没有当官的,铆足了劲儿也要当官。邓小平废除了这种制度,也让人们不再一味追求仕途,而是通过其它方式为祖国做出了贡献。

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,在如今,也同样适用。

令人遗憾的是,邓公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,因病去世。这是邓公自己的遗憾,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遗憾。如今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岛的上空,每次看到这一情景,都会让人想到邓公的功勋。

而薄一波写下挽联后,对于众人的疑问,他是这样解释的:“一人千古,因为他在我的心里,在全国人民的心里,是千古存在的。千古一人,是因为他的功勋卓著,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,再到改革开放,香港回归,他的功劳是巨大的。”

薄一波解释后,众人一边为邓小平的功勋而感叹,一边也感叹薄一波与邓小平深厚的革命情感。

从今天来看,薄一波对邓小平的八字评价,也是十分客观的,没有丝毫夸大,你们觉得呢?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吉林资讯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