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17 15:30:36
旅游攻略 https://www.zmads.com/lvyou/
01
没有人喜欢寄人篱下的生活,哪个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亲生父母在一起呢?
然而人世复杂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难。
有的人不受亲生父母待见,养父母却对他非常好,把他教育得很出色;有的孩子天性凉薄,不论是谁来教育他,都得不到他的真心。
筱筱(化名)这个人,应当算是性格非常独特的那一类人。
02
筱筱上幼儿园的时候,就知道舅舅和舅妈是最有钱的亲戚了。
筱筱的母亲在家中排行老四,舅舅是最小的弟弟,母亲有3个姐姐。这样的家庭在60年代很常见,而且能生出这么多个孩子,是因为父母主要就是为了生个儿子。
与重男轻女的家庭不同,筱筱的外公外婆想要生一个儿子,主要是怕受欺负。
他们原本结婚的时候还在乡下种地,那个村子民风不算太好,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儿子,就会被人说闲话、被人欺负。
不论是田里放水还是盖房子,邻居都会故意多占点便宜。
说难听点“就是欺负你没儿子”。
后来,外公外婆带着5个孩子搬家到了附近的厂矿城镇,托关系在厂里做一些打杂的工作,攒了多年的工资,才好不容易买了一个很小的房子。
一家人安顿下来后,外公外婆天天催子女读书上进,希望他们以后不用再吃苦。
无奈4个女儿都不是读书的料,唯独小儿子很有天赋,竟然考上了大学,到省会城市生活去了。后来这个小儿子就在那里定居,结了婚。
只是很可惜,他虽然有钱、有爱情,夫妻俩却基因不匹配,生不出孩子来。
筱筱的舅舅心疼妻子多次流产,决定再也不要孩子了。
筱筱那时候还在上小学,她一直很崇拜舅舅,觉得他比自己父亲有本事多了,总是梦想着如果舅舅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就好了。
筱筱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冷漠,但是一听到舅舅打电话来,就显得非常激动。
父母没有教训女儿,他们知道自己经济能力差,反而对女儿很愧疚。夫妻俩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给女儿提供好的生活条件,是自己对不起女儿。
初二那年,筱筱闹着要离开父母去给舅舅做女儿,为了达成目的,她直接躺地上撒泼。
母亲觉得这样很丢人,也很受打击,跟女儿吵了半个月,最后实在拗不过她,只好联系了自己的弟弟。弟弟听说这事,考虑了一番,就答应把筱筱接过去。
筱筱毕竟年纪小不懂法律,父母说把她让给舅舅做女儿,她就信了。
筱筱在舅舅家生活的那几年,直接管舅舅叫“爸爸”,管舅妈叫“妈妈”。
舅舅和舅妈一开始还非常抗拒,毕竟筱筱亲生父母还在,但是他们怕伤了孩子的心,也只能慢慢接受了。时间长了,他们就真如亲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样亲近。
舅舅和舅妈供筱筱读大学,她成绩不好,上不了好的大学,而且偏偏喜欢搞艺术,于是舅舅花了很多钱送筱筱去上美院。
学艺术都是很烧钱的,筱筱的父母知道了之后很过意不去。
他们想给钱,可是自己经济条件又不够好,于是他们辞了工作,去朋友的工厂里下狠力气,没日没夜地加班赚钱,不希望欠自家亲戚的钱。
这些事,筱筱都不知道。
她在美院开销很大,短短几年时间花费十几万。
不过筱筱在画画方面确实很有天赋,毕业了之后直接进了大厂做原画师,收入很高。
就在她“平地飞升”了之后,舅舅家的情况却不好了。舅舅玩股票赔了很多钱,跟朋友合作开的公司也因为技术失误而遭受很大损失。
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舅舅和舅妈因为食物中毒,意外的双双住院治疗。
更糟糕的是,舅妈因为这次住院,被检查出心脏和肠胃的毛病,做手术需要花很多钱。
而筱筱的亲生父母这几年在朋友的公司发展得很不错,攒了钱之后入股,在那个公司拿技术分红,转眼间就变得有钱了。
筱筱得知这个消息,打定主意要认回自己的亲生父母。
她先是来到医院,把自己工作几年来存的钱拿出15万丢给舅舅和舅妈。
这时候,她也不喊他们“爸妈”了,她说:“咱们两清了,我以后不欠你们的了,你们也别说我是你们女儿!”
然后筱筱买了些营养品,回到自己家里,一脸谄媚地说:“爸!妈!我回来了!”
父母见她这么多年不闻不问,突然回家,也知道弟弟家的情况,立即就猜出来女儿这又是嫌贫爱富的毛病犯了。
父母问:“你管我们叫爸妈做什么?我们当初已经把你过继给你舅舅了,你应该管他们喊爸妈,你不是我们女儿了。”
但是筱筱这时候已经学聪明了,她说:“别骗我了,我户口还在咱家户口本上呢!”
父母无奈了,现在后悔没把这个女儿真正过继给弟弟。
他们现在担心的是等到自己老了,这个白眼狼女儿会不会只要遗产不要爸妈,到时候父母在病床上,女儿却直接要求“拔管子”?一想到这个问题,父母就觉得不寒而栗。
03
有些小孩子明明年纪很小,说出来的话却让人“细思极恐”。
他们会通过电视节目、电视剧等等输出观点的东西中,学习到很多非常物质虚荣的思想。
虽然艺术的表达是自由的,而且很多节目展现错误的价值观,是为了批判它,但是小孩子是看不懂的。他们听不出批判的态度,只会简单地模仿摆在眼前的东西。
一:孩子的健康价值观需要从小培养
当父母发现自家孩子价值观有不好的苗头时,一定要给予重视。
很多做家长的,在孩子成长时会发现孩子突然说出了奇葩的言论,有的相当物质拜金,孩子甚至把这种态度用在身边的亲戚朋友身上。
遇到这种情况,父母不要一味地打骂孩子,或者制止后什么也不管。
这样做无法解开孩子的心结,反而加深了他们对那些观念的记忆。
一旦孩子未来遭受打击,或者遇到了一些推翻正常价值观的事件时,孩子的内心就很容易动摇,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说服。
父母应该做的,是与孩子及时沟通,进行详细地交流,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价值观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。
二:父母不应该向孩子的虚荣心低头
父母应当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,而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“助理”。
有些父母心态很不稳定,时而对孩子态度强硬蛮横,时而又心虚得不行,处处忍让。
其实这就是声厉内荏的表现,父母没有足够的自信教育孩子,学识方面比较差,自认为没有足够的资格让孩子信服,所以信心时而有时而无。
做父母的,就应该拿出足够的信心来。
知识水平低,不代表父母身上就没有让孩子学习的地方。
父母的阅历高于孩子,在为人处世、看待事情的经验上,足够孩子学习的了。所以当孩子价值观出问题的时候,父母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差而心虚。
父母对孩子的虚荣心低头,等于间接地承认了孩子的价值观是正确的。
在这种状态下,父母已经“认输”了,本身就不相信真善美和良好的品质,更不可能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。这样的孩子,必然会走歪路。
文/无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