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资讯网

韩培信:江苏省委原书记,大力发展地区经济,儿子是市政协副主席

2022-10-05 20:06:00

1985年2月1日,邓公南下巡视抵达南京,向当时的江苏省省委书记提出了一个问题:江苏省赶上台湾省怎么样?对方不敢直接应答,等到第二天才实事求是地给了答复:江苏省在人均收入还赶不上台湾省。

这位省委书记没有夸夸其谈,在严谨的数据对比之后才给邓公答复,他的做事风格与态度让总书记非常满意。此人正是韩培信,在他任职江苏省省委期间,当地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。

1921年,韩培信出生于江苏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,出生于普通家庭的韩培信也早早见识到了生活的不易,在艰苦的条件下成长,更坚定了他奋斗一生的信念。

韩培信的青少年时期过得极为艰苦,父母早早去世之后,成了孤儿的他更是尝尽人生百味。直到1940年,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。

那一年,八路军来到苏北建立革命根据地,号召群众参加到革命中来。当时只有19岁的韩培信经介绍进入办事处工作,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至此,开始了他为共产主义为人民奋斗的一生。

加入共产党的第三年,韩培信接到了上级交给他的紧急任务:将一整条街的房子全部拆光。

当时,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扫荡部队已逼近盐埠,企图占领八滩,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,八路军必须在敌人抵达之前将街道上的所有房子拆掉。临危受命的韩培信带领当地群众,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。等到敌人赶到时,双方展开一场激战。没有了街道上其他房子的掩护,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。在这场战役上,韩培信功不可没。

1948年淮海战役上,韩培信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虽然并不是在前线作战,但他带领后勤战士和群众在后方做足了准备。当时交通不便,他带着一个个小部队用小推车为前线运送物资,也用担架扛回了受伤的战士。少了后方的支援,前线战士将面临更多的压力。有了他的带领,后方物资准备与运输进行得有条不紊。

最后淮海战役取得胜利,也离不开这群在后方默默提供支援的最可爱的人。19岁入党时的韩培信初出茅庐略显懵懂,但历经几年战火的考验之后,他飞快地成长起来,也渐渐成了党中可担负责任的一份子。

在抗战的岁月里,韩培信始终留在抗战前线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他才慢慢转回其他职位。60岁那年,他回到土生土长的江苏担任一把手。在他担任江苏省省委书记期间,为人民干了许多实事。

1975年改革开放尚未开始,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。此时韩培信在江苏省委任职,就提出了农业和工业方面的改革。为了促进经济发展,农业工业两手抓。在韩培信任职期间,江苏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

此后他历任多职,还曾到中央工作,但最为放不下的还是家乡江苏。直到75岁时,韩培信才从岗位上退下来,安心过自己的养老生活。从19岁到75岁,他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太多太多。

退休虽晚,但韩培信十分长寿,去年时已有97岁高龄。在人生最后20多年里,韩培信不再为官,但仍心系江苏的发展。

醉心工作的同时,韩培信对子女的培养也非常重视。在他的教导之下,几个儿女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其中儿子韩建华还曾任职青海市政协副主席,和父亲一样在职位上发光发亮。

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韩培信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理念。从孤儿到省委书记,韩培信历经多年风雨和考验。经历过最艰苦的时代,吃得了苦,做得了贡献,对于生养他的江苏省,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即便上任时已有60岁,他给江苏带来的,还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强大生命力。


抖音充值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吉林资讯网版权所有